第七百六十二章 太上皇-《顽贼》
第(3/3)页
虽然人执拗了点,一定要亲自赈灾,不准镇江府衙插手,但赈灾程序正规且熟练。
赈完了灾,张一川也一点不拖泥带水,不干别的事,直接打道回府要回高邮。
回程的船上,韩文镜才问起心中疑惑:“你……是真赈灾啊?”
“不然呢,我就穿着棉袄从陕西出来的,那破棉袄扔仓库都嫌占地,能帮到灾民,少冻死人,好事嘛。”
这事,张一川还真诚心实意。
他是吃不起饭的陕西灾民,是要扫清天下污垢的扫地王,也是僭号登基的古元真龙皇帝。
虽然反贼这条职业线已经随着禅让被他快速通关了。
但太上皇的责任感依旧驱使着他——眼睁睁看着子民挨冻可不行!
“那棉袄你的人,不穿了?”
张一川闻言哑然失笑。
他在河南、凤阳抢了大量金银,这会弟兄们正发了疯的在南京买绫罗绸缎、锦帽貂裘,那高邮卫的老陕家家户户恨不得摆个自鸣钟,谁还穿棉袄啊?
太上皇都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。
反倒是拿着北方送来的公文,向船舱外喊道:“请勇王进来!”
没多久,河南五营总教官刘翼勇就进来了。
韩文镜看见生着个娃娃脸的刘翼勇心里就发怵。
其实一开始,韩文镜就发现张一川的部队,实际是控制在营中以刘翼勇为首的几个刘姓翼字辈年轻军官手上。
都是战乱遗孤出身,刘承宗在孩儿营的养子,最大才不过二十二岁。
他们率领着一个元帅军的百人师范队。
那里面有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的元帅军老兵,还有保养军械的司兵、负责操练民壮的河湟乡勇军官、专业的塘骑,甚至还有十二名达骑专门负责保护六个养子。
在张一川登基当皇上的第一天,这六个刘承宗的养子就被封了王爵。
而这六个刘姓王,虽然跟张一川是一拨的,但经常会不给张一川面子。
就比如这会,刘翼勇进来就板着脸,第一句就是让张一川以后别喊王号。
韩文镜还不知道张一川就是古元真龙皇帝的时候,就发现他们不是铁板一块,那时候还想过策动张一川,把这几个刘姓养子杀了,以此来彻底控制这支招安军队。
不过失败了。
那时候他不知道为啥。
直到发现张一川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已经禅让的太上皇。
张一川虽然很烦刘翼勇等人不给他面子,经常会就一些他的出格行为指责他,但他根本不敢对抗刘承宗。
实际上这支军队,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兵势膨胀、僭号称帝、烂授名器、皇帝逊位、接受招安等一系列大事件,思想状态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,内讧风险急剧增加。
但军队内部疑惑的并不是张一川啥时候杀刘翼勇,而是刘翼勇啥时候杀张一川。
因为兵是他们练的,战术是他们制定的,最重要的是他们姓刘,是大元帅的养子。
杀了往好了发展谁带军队取胜、往坏了发展谁带军队回陕?
反倒张一川没啥用。
但架不住张一川张嘴就是,虽然大元帅封的皇上我不当了,但大元帅封的河南总兵我可没辞职!
人们才想起来,也对,张一川也是大元帅封的官儿,杀了确实回头不好交代。
“你看看,帅爷在塞外猛锤东虏啊,照我看啊,那个皇上也快退位了!”
张一川挨刘翼勇训都习惯了,这会儿也不太当回事,将公文递过去,便道:“你看看,这事还就得照我说的,想办法把战功提一提,韩知府也使使劲,让南直隶在扬州再立个营。”
“没准大元帅啥时候就打过黄河了,咱们啊,再起兵打过江南弄个小朝廷也没啥意思。”
张一川摇摇头道:“不如效仿延安府故事,我出去当参将,翼勇当指挥使,再联络几个可信的陕西商贾和凤阳首领,专门打击他们竞争对手,首领负责抢、咱们负责剿,商贸、战利、战功,都到手。”
“打造战船、操练军兵、分发战利,只等着大帅打过黄河,咱们在江北来个传檄而定!”
第(3/3)页